昨天利用下午的時間走了新竹一趟,在這邊去了兩個地方,一處是樂友許Sir家,一處是竹北北豐音響。

因為前級擴大機Ayre K1X的交易認識了許Sir,這次他剛換了Kharma Ce 3.2喇叭,所以邀請我前去共賞。在下午約莫2點,抵達許Sir處,很快的來到他的試聽室,一眼觸及的便是Kharma Ce 3.2。

許Sir說由於前套喇叭GamuT Phi5的低頻量沒那麼多,因此那時候是就地擺位,可是換到Kharma後,由於低頻量多,約莫5坪的空間若採用相同喇叭擺位,那低頻會有嚴重駐波,因此他在每隻喇叭下都放了空心磚,墊高到目前的18公分高才讓駐波的情況減輕不少。

在許Sir分享寶貴的調整經驗後,即將進入聆聽,相關搭配器材如下:

喇叭:Kharma Ce 3.2

訊源:Ayre CX7

前級擴大機:Ayre K1X

後級擴大機:Nagra MPA(8歐姆250W)

線材(訊號線、電源線):北豐鄧先生製作

Kharma Ce 3.2喇叭,許Sir自己用的是香檳金色。 ※本圖片轉載自原廠官網。

loudspeakers_ceramique_ce_3.jpg

聆聽第一張CD:《金聲玉振》達拉斯管樂團精選輯

這張CD是由HI-END迷中口中的發燒廠RR(REFERENCE RECORDINGS)所製作,以音樂性及音響性傑出著稱,也是不少人會拿來當作調聲測試的參考CD。錄音是在梅耶頌交響中心錄製,錄音師則為JOHNSON教授。

許Sir直接從第1首「Prelude and Aztec Dance」播起,一發聲,許Sir的系統讓我感受到相當好的樂器定位與音場,其中一些片段的低頻有微微感受到低頻滾滾而來的感覺,只透過兩個單體發聲的Khama Ce3.2,所營造的氣勢與細節,比起自己的DY Contour S3.4來得大與多,當然許Sir也是經過一翻辛苦調整才將低頻問題改善,不然播放這張CD可能會變得吵雜而無法入聽。

聆聽第二張CD:海莉【純淨】

因為高雄世運來台演唱的海莉,知名度也因此提高不少,自己則是在2003年就購入這張專輯,比起《金聲玉振》,【純淨】這張CD因為比較熟悉,也更能與自己的音響系統做一比較。

首先播放的是第5首「Benedictus」,這首歌一開頭是由海莉獨唱搭配背景的樂器跟合唱人聲,之後在寂靜一下後,會有海莉跟整個樂團及合唱團的一起演出,個人是拿這首曲目來聽人聲與動態跟音場。許Sir系統在一開始的海莉歌聲,其唱腔、喉韻等細節的表現都相當的清晰,到了齊唱與齊奏階段,整個音場感相當好,人與樂器的定位感也相當分明,僅在部分低頻段會有過量的問題,但這也是許Sir直至該日都還在努力調整的地方。

接著播放的是第8首「Amazing Grace」,這首歌因為日劇《白色巨塔》而有一定知名度,在許Sir的系統上,海莉的歌聲依然保有清晰的細節,其中高音延伸上也毫無窒礙,曲末的小鼓敲擊的輕重緩急表現也很好,可以感受到其力道的變化。

再來播放的是第12首「Across The Universe Of Time」,這首歌因為一次音響展看到展出廠商播放的DVD,對其有了深刻印象;這首曲目到副歌時會有另一位女聲的和聲,我藉此來看看音響系統的音色差異。由於許Sir系統問題比較大的是低頻量的問題,人聲都落在中頻,因此這首曲目唱出來還是好聽,兩人和聲也相當的協調,並能辨別兩者音色差異。

聆聽第三張CD:米卡《卡通人生》

2007年在英國崛起的米卡,能發出五個八度音是那時候這張專輯的宣傳特色之一;小時候因為經歷貝魯特的戰亂加上在學校適應不良,曾失去說話與閱讀能力,之後退學在家學習美術、鋼琴與聲樂,大學則主修古典樂。因為這樣的背景,使得他的創作曲風相當多元。我在此聆聽的兩首曲目就是融合其古典、流行的混種曲目。

播放第6首「Any Other World」,這首歌一直在背後襯底的是弦樂,其中右側會有大提琴一直在拉奏,許Sir系統的低頻問題在這邊會顯得較大,因為低音的量在這邊會稍有收放失衡的狀況,因此播放這首曲目的時候,會顯得較為壓迫跟吵雜,透過音量衰減,這個問題就改善了不少。

播放第10首「Happy Ending」,這首歌由女聲的合唱開頭,整首曲目從一開始單純的人聲,到後面的大合唱與齊奏,雖然只是張流行專輯,但是我還是滿喜歡這種由簡到繁的曲目編排,跟海莉的「Benedictus」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效。整首曲目聆聽下來,僅在最後大合唱與齊奏部分會顯得混亂,推測也是因為音量過多造成空間負荷產生。

截至目前為止,僅有10月於台北佳盈音響處聽到的同一曲段比較不會有壓迫感,當然因為其為專屬音響室,加上搭配的是書架喇叭Focal Diablo Utopia,低頻只到44Hz,因此最後一起演出處表現較為分明。 ※註:當時搭配系統:訊源─dCS Puccini、擴大機─Gryphon Atilla、喇叭─Focal Diablo Utopia(2單體2音路、1吋IAL2凹半球鈹高音單體×1,6.5吋Power Flower W中音單體×1、頻率響應:44-40kHz)、擴大機電源線─Kharma、訊號線─Zonotone。

聆聽第四張CD:安德烈波伽利《生命奇蹟》

在波伽利第二次來台灣演唱的時候,自己有幸可以去小巨蛋現場聆聽,加上也常聽這張專輯,因此我也常拿這張CD來做音響系統的參考依據。

播放第5首「Canto Della Terra 大地情歌」,這首歌他在小巨蛋時也演唱過,而在許Sir處所聽到的波伽利,音色與音質都接近我於小巨蛋聆聽到的;同時背景的樂器描繪,在這邊表現驚人,我可以聽到在自己系統聽不到的樂器演奏細節。

播放第9首「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莎拉布萊曼與波伽利的音色音質很好,無論是氣音及喉音與轉韻,都非常的分明,這對於Ayre的訊源與擴大機來說是其長處,而Kharma Ce 3.2喇叭忠實反映前端器材的特質,也可以聽出其反映前端的實力。

播放第15首「The Prayer 祈禱」,這首歌是波伽利與席琳狄翁合唱,Ayre加上Kharma依然將兩者的演唱轉折詮釋得清清楚楚,整套系統令人有歌手即在眼前唱歌的感受,音場也相當的寬闊,有獨立的聆聽空間加上細心的調音,表現真的是聲聲動人。

 

 


 

在許Sir處聆聽過後,再來就往北豐音響出發。這次是第二次來北豐音響,由於剛好許Sir跟我都想進行訊源的升級,因此再次來到此處,就是來聆聽CD播放機─Audionet ART G3。

 

在北豐音響的搭配器材如下:

喇叭:Marten Miles III(2只7吋陶瓷振膜中音單體、1只1吋陶瓷振膜高音單體、頻率響應:29-40000Hz、阻抗4歐姆、靈敏度91 dB)

訊源:Audionet ART G3

真空管前級擴大機:Audio Valve Eklipse

真空管後級單聲道擴大機:Audio Valve Avalon(80W)*2

線材(訊號線、電源線):北豐鄧先生製作

從第一次到這次,北豐音響的聲音一直給我非常均衡的感覺,在擺設上,目前北豐鄧先生都是放在空間裡的長邊,原因是有一次有客戶跟鄧先生說他原先擺位採一般會用的短邊擺法當然會比較好聽,因此鄧先生就改變了器材擺放的位置,努力將其聲音再調整好,當然,鄧先生也說,現在擺放的位置,聆聽位置再往後一些會更好。

Audio Valve的真空管擴大機,個人也是滿喜歡的,尤其Audio Valve Avalon後級擴大機,一來是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加上還有相當便利的自動偏壓功能,對於想要便利使用真空管擴大機的人,真的是很棒的設計;加上價格也非常實惠,未來能力許可,應該還是會購入一對。

在推力部分,帳面上數字雖然只有80W,但是通過電流的安培數大,鄧先生說電流就像是汽車引擎的扭力,所以雖然馬力看起來不驚人,但是高電流推起大多數的喇叭,基本上也是較無窒礙的。鄧先生曾經帶來一對上一代Audio Valve Avalon來我這邊推我的喇叭DY Contour S3.4,以我自己用過的後級擴大機Ayre V5Xe(8歐姆150W、4歐姆300W)及現在使用的Gryphon Diablo(8歐姆250W、4歐姆500W)來說,Avalon僅有80W的表現確實無誇大其辭。

這次看到的Avalon是新一代的,有加入了平衡訊號輸入與前面板由雷射雕刻出來的LOGO─Audio Valve LED顯示。這個LOGO顯示,開機時,會從橘色漸漸變成紅色後進入待機狀態,要等顏色完全變紅後才能再按下開機開關,這時候LOGO就會從紅色變成工作狀態的藍色,能這樣將視覺感受與自動偏壓系統結合,真的是太有趣了。

 

Avalon.jpg

▲ Audio Valve Avalon後級擴大機,這是上一代的機種。 ※本圖轉載自台灣代理商典立音響官網。

 

TAA94302-new avalon.jpg

▲ 新一代的Audio Valve Avalon,可以注意前面板的藍色LOGO,這是開機狀態。 ※本圖轉載自普洛影音網。

 

Audio Valve Eklipse真空管前級擴大機,鄧先生也曾經拿到我這邊來過,那時候的聽感,覺得表現與Ayre K1X相似,詮釋起弦樂是我自己喜歡的感覺。

 

Eklipse.jpg

▲ Audio Valve Eklipse前級擴大機,上蓋是透明壓克力板,真空管線路搭棚一目了然。 ※本圖轉載自台灣代理商典立音響官網。

 

至於Audionet ART G3,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產品設計結合了花崗岩當作基座,因此重量達22公斤,對於一台CD播放機來說,這重量實在驚人。另外在讀取CD的機構上,採用了專業用途Philips VAU1254/31LF(即俗稱的 CD-PRO2),這也是頗負盛名的讀取系統,而我自己用這台換片時,首先要打開全鋁合金車製而成的上蓋,推動感非常滑順,再來就是會看到唱片鎮與大型圓柱套筒,整個換片的質感比起我的Ayre CX-7e真的是好太多了。

 

Audionet_ART_G3_Front_01.jpg

▲ 重量達22公斤的Audionet ART G3 CD播放機。 ※本圖轉載自台灣代理商百鳴音響官網。

 

在聆聽曲目上,主要是海莉加上米卡兩張專輯。

聆聽第一張CD:海莉【純淨】

播放第5首「Benedictus」,在這邊聽起來,第一印象就是樂曲非常滑順,海莉的音質令我印象深刻,同時合唱齊奏階段有條不紊,在音場跟樂器人聲定位也都清晰能辨。

播放第8首「Amazing Grace」,由於才從許Sir處聽過,兩相比較下,鄧Sir這邊的海莉人聲會顯得較無菱角,整體表現非常均衡。

播放第12首「Across The Universe Of Time」,相較許Sir處的表現,鄧Sir這邊在和聲階段,兩者的音色差異差距較小,整體依然是順耳好聽。

聆聽第二張CD:米卡《卡通人生》

播放第6首「Any Other World」,在這邊可以聽到背景樂器的定位分明,低頻段的量與收放掌握的很好。

播放第10首「Happy Ending」,一開聲的女聲合唱非常的清晰分明,音質很好,到後段合唱齊奏階段,可能是還是開太大聲了,稍嫌吵雜;當然由於這畢竟是張流行CD,也不是什麼高規格進口版本,在佳盈音響聆聽時,用的是書架喇叭非落地喇叭,同時空間也是特別處理過。鄧Sir這邊,喇叭背牆是厚重的布幕,兩側牆掛有畫框,除了喇叭與擴大機下有調音器材外,空間可以說是一般居家空間,因此兩者相比也有失公允。

除了聆聽我帶來的CD外,還有聽了很多其他鄧Sir現場處的CD,由於曲目跟專輯不熟,所以單就聽感印象來陳述。以弦樂來說,感覺拉奏質感很好,高把位不會令人耳噪;鋼琴部分的顆粒相當分明,可明顯感受琴鍵彈奏下去的尾韻延伸。另外鄧Sir還放了一張擊鼓的現場錄音CD,第一首可以感受現場觀眾們的環境聲響,後面數首則對於擊鼓時鼓皮的震動與動態有很好的還原詮釋。

整體來說,於此聽音樂是悅耳的,可長時間舒服的聽下去,音樂中該有的音場、細節與動態也都能到位。

好的CD播放機對於穩定無誤的拾取CD上的資訊是非常重要的,至於後續進行的資訊升頻與再處理的好壞,就要看設計者的功力與經驗了。這次聽到的Audionet ART G3,在鄧Sir的細心整體調整下,音質音色都令人相當喜歡,音場與定位也都能到位,加上置放CD也有著HI-END味,著實令人心動呀~!

 

 


 

這個下午於新竹的聆樂經驗,對於自己的耳界又開拓了不少,此行除了聆聽器材外,也更體認空間與電源的重要性。

在空間上,由於自己的音響系統是放置在開放的空間中,喇叭擺位也因為動線關係有所受限,在音場寬深與表演者演出的浮出程度相較之下則為之遜色;而聲音能量也需要空間的調整來作吞吐,這樣才能更加發揮器材的潛能。電源部分,大動態時會需要足夠的電流來做支撐,38mm平方的電源所帶來的穩定電流,看來也是再進階音響玩家除器材外的目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doson 的頭像
    hidoson

    玩音響+聽音樂+吃美食+看美景

    hido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