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去國家音樂廳欣賞了一場小提琴大師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的演奏會,與小提琴搭配同演的鋼琴,由蘿拉‧曼席妮Laura Manzini來做演奏。
在台灣的宣傳上,都會看到特別強調阿卡多所使用的小提琴,據稱有億萬身價,不過這邊有個小插曲,就是節目表手冊上提到這次演奏使用的小提琴是義大利百年瓜奈里名琴「里德」Guarneri del Gesu("Reade"1733),不過看到my-hiend網站編輯的專訪內容,這次來台,阿卡多是使用兩個月前獲得的Guarmeri del Gesu的"HART"(1730年的小提琴,比Reade更棒的琴)。
曾經有雜誌《MUZIK》訪問阿卡多,當問到他最喜歡哪一把小提琴時,他的回答是『我最愛的琴,就是我正在演奏的那把琴』。所以雖然已先跟活動演出單位敲定的名琴,但後來換成"HART",也代表這把琴是當下他最喜歡的琴。
在音樂廳坐定位後,看到舞台上面就一台鋼琴在那邊;當演奏開始,只看到阿卡多與曼席妮再加上一位幫翻譜的小姐上來,由於自己親身聆賞音樂會的次數有限,甫一看到演奏會這樣的形式,感覺滿新鮮的。
整場音樂會中,就看小提琴與鋼琴,在阿卡多與曼席妮的巧手下,發出悠揚優美的琴聲。
在演奏曲目上,台北場兩天都是不一樣的,當天我們聽的是「經典之夜」,曲目是:
一、莫札特:第十八號小提琴奏鳴曲 KV301
二、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春》
三、普羅高菲夫:D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
四、帕格尼尼:威尼斯狂歡節
上半場的曲目,當聽到第二首曲目時,心中著實興奮,因為自己雖然有聽古典,可是畢竟聽得不夠廣、不夠深,就擔心演奏曲目自己不熟,聽不出個所以然。而這首曲目,有看過日劇《交響情人夢》的話,應該都會很熟悉,因為這首就是戲中玉木宏幫忙瑛太考試時演奏的那首曲目。
熟悉的曲目,自然就可以讓我純粹欣賞兩位大師的演奏,我聽到的是雙方彼此默契十足,曲目的節奏掌控得宜,兩者琴音相輔相成,相當好聽呀!
下半場的曲目,都是我沒聽過的,但是在演奏第四首曲目時,阿卡多所展現的小提琴拉奏技巧,真的是讓我震撼到,一般的拉奏不用說,因應曲目所需,還有撥奏、按壓,手指變化動作之多與快,光用看的,就覺得目不暇給,同時間,展現的琴音依然穩定滑順,真的不愧是演奏帕格尼尼曲目的高手,對於〝炫技〞也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這首曲目在節目冊上有提到,全曲分為主題、20段變奏、尾奏三大部分,所有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都呈現在這首繽紛燦爛的曲子裡,包括撥弓、跳奏、斷奏、顫音、琶音、滑音、泛音技巧,以及三度、六度、甚至十度複音奏法,高度考驗小提琴家的能耐,也更凸顯阿卡多演奏功力的深厚。
在安可曲部分,沒了手冊的說明,我實在是不知道演奏的曲目為何,但還是聽得很開心就是了。
在轉換場之間,還有個小插曲,就是每當阿卡多與曼席妮要步下舞台時,阿卡多會先走到前面,但是到舞台出口的時候,他會停下來,讓曼席妮先走,自己殿後,果然很有大師的風範。
一把小提琴加上鋼琴,這樣單純的編制,沒想到卻讓我看得驚豔,聽得感動,也因此,中場休息時間就跑去買了CD,當工作人員說可以簽名的時候,以前我都是買歸買,可是不想花時間去排隊等簽名,這次就決定要請阿卡多大師也幫我簽名一下。
整場演奏完畢,出場時大概問一下在哪簽名,就很快去排隊了。到的時候,算是排到中前段吧!排隊的過程中,也發現今天來聽演奏會的人,年齡分布非常廣,像我前面的一對父子,父親大概約45~50歲,帶著他小學的兒子一起來聽,他們倆還在討論要簽哪一張CD,要簽到哪,要怎麼拍照等。
再往前是個女高中生,由於當天是星期四,她還穿著制服,手裡則是拿著小提琴,看來也是有在學琴。
這樣的小提琴演奏會欣賞,算是我的第一次,記得大學時,有聽過久石讓的鋼琴會,那時候還有另外4個人負責提琴,算起來是5個人,也比這次2個人多。在演奏樂器單純的情況下,更能欣賞到樂手的技巧、琴思與樂器的美聲,也期盼未來還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聽到如此令人著迷感動的音樂演奏會。
●票價不算太貴,是台北場的第一場。
●節目冊表面有燙金,頗有質感。
●金光閃閃,真的是有夠亮眼。
●這張主辦單位選得不錯,很有向大師致敬的FU。
●這次真的是聽得過癮,也因此現場買了CD,其中這張是韋瓦第的《四季》。
●所買的第2張CD,用的是帕格尼尼最愛的名琴「加農砲」來演奏。
●演奏會完後,這次特地留下來排隊請阿卡多先生簽名。
●曼席妮小姐在簽名會就坐在阿卡多先生的旁邊,因此翻開節目冊她的介紹,請她簽名。